body of lies
大導演雷利使考特拍的,雖然他拍的銀翼殺手很經典,
不過由於大墊肩的關係我看到一半就沒看了。
這部片沒有李奧那多的上部片血鑽石那樣刺激,
不過我覺得掌鏡部份真的拍得很棒,很明確的節奏,
就算沒有太多大場面也不會過於沉悶,
英文片名取的相當之好,片中羅素克洛雖然body body的叫著李奧,
但是有種只是想利用他的感覺,尤其是最後面他無法追蹤李奧的行蹤時,
只說了一句[sorry,body],非常符合美國資本主義的作風。
李奧那多在片裡面的角色就是一直被表而已我想,
夾在美國頭頭羅素跟約旦情報局頭頭哈尼的中間,兩邊都無法討好,
感覺他是有點偏向哈尼的,畢竟我想他角色的定位就是一個熱血青年,
這部片裡面他就是一個好人的代表吧,雖然執行間諜工作,
但就是有情有義又熱血。
對敵人也是毫不留情可以幹掉他們,但是對朋友就是非常有情有義。
這三個方面真的很像是中東國家跟美國的縮影,
代表資本主義的羅素可以說是自私只為自己,
卻企圖打著國家的利益的名義下執行正義,
一定非得要徹底榨乾別人卻不分享自己的情報。
哈尼代表中東地方的特色,他說唯一的要求就是[不准說謊],
利用人的力量來做事,而不是利用科技,
而李奧雖然是一個被利用的角色,
卻也蠻有自己的想法不會一昧只聽從上司的指令。
這邊代表的文化背景我也不是很了,
不過回教國家對穆斯林的狂熱的真是很了不得,
但是每次我在看那些自爆的時候都會覺得,
雖然他們為了自己的信仰不顧一切,
後面的頭頭卻老是坐享其成,這一點不管資本主義或是任何主義都是一樣。
激進份子到底為什麼這麼激進呢?
我想這是生活在和平世界的我所永遠無法體會的,
如果我每天出門就有可能被亂槍射死、被流彈炸死,
自己的家人死在戰爭裡面,
可能我也會變成一個激進份子吧。
另一個想強調的部份應該是科技文明與沒有科技的差別,
雖然科技很厲害,可以用無人飛機正確掌握到位置,
李奧的一舉一動也隨時都在掌握當中,
而相反地那些聖戰者卻不用電腦、手機,完全就是書面跟口頭來完成任務,
在這邊應該要想想,如果有一天失去了電腦、電話、網路,
我們會變成什麼樣子?
我們還能適應這樣的生活嘛?
我覺得這也是片中很想強調的一點,
最後李奧被抓走的時候就算科技再這麼厲害也沒辦法判斷他在哪一台車裡,
羅素也只好無奈的放棄。
最後反倒是利用線人的哈尼救了李奧,
這也證明了科技並非完全有用。
不過本片最重要的應該就是信任V.S謊言吧(也就是片名)。
羅素對李奧說[絕對不要相信哈尼。]
哈尼對李奧說[不要說謊。]
那麼到底應該要怎麼判斷呢?
我覺得這部片裡面哈尼的角色定位真的是十分的微妙,
他被說成是酷刑的施行者,但事實真是如此嘛?
在某次任務失敗時他應該要殺了李奧跟他的手下的,
但是後來他還是放他們走了,
最後雖然李奧騙了他,但是他還是去救他(雖然是最後一秒才救到),
這邊要想的可能是,他想證明美國也救不到的人他救到了,
美國抓不到的人他抓到了,
不過可能他也真的很欣賞李奧的熱血吧,哈哈。
當然他還是為了李奧欺騙他而讓他斷了兩隻手指(超痛的==)。
可能回教世界所注重的是朋友、信仰、信任,
所以才有這麼多人前仆後繼的想執行聖戰,
這裡面沒有誰對誰錯,就像資本主義跟社會主義也從來沒有誰好誰壞,
完全就是觀看每個執行者所想要怎麼樣而已。
[在這場戰爭裡沒有誰是無辜的(正確來說是出現的角色們)],羅素這麼說。
導演也真的做到這點了。
我覺得我們必須思考的是,
戰爭的最初明明應該是為了追求理想,
現在是不是卻演變成無謂的殺戮了?
by the way,整部片也有很搞笑的地方,
翻譯真是越來越白話了,看著看著都覺得很好笑,
[真是超級XX的],連夭壽都出來了,科科。
李奧踹倒羅素的椅子說[我們辛苦出任務的時候你這死胖子好歹也減個肥吧!]
還有印沙=[fucking bad~]
還有The Curious Case of Benjamin Button的預告看起來超精彩的!
好想看阿!!!!!!!超期待他上映!!
好笑的是我還把Brad Pitt認成Matt Damon,
只能說我真是太不會認人了!
留言列表